-
zgxysw IP:117.157.217.144 阅读:240 次 时间:2021-01-09 13:52:15 最后回复:2021-01-09 13:52:15“人要顺大势、逆小势。我从来没有想变得比别人强,我天天在想,我该如何跟别人不一样。”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,白岩松为青年人“支招”,“一直和周围人比,太难了,如果你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另一种方案,你才能形成自己独有的价值。”
如何克服焦虑?白岩松以戒酒为例谈道,“一个戒酒协会,它的成员纷纷戒酒成功。他们戒酒从来不说‘永远’,‘永远不喝酒’,压力也太大了。所以,这个戒酒协会的口号是‘今天不喝酒’,一个又一个今天过去,逐渐靠近永远。永远开心太难了,让自己从‘今天不焦虑’做起吧。”
“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别人所不具备的优势,生活没有淘汰过任何人。”刘震云表示,公众认为的成功标准,并不适用于每个人,“我觉得,跟别人比是一个特别荒谬的误区,要跟自己比,明天的我比今天的我稍微进步了一些,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已足够。” -
zgxysw IP:117.157.217.144 阅读:234 次 时间:2021-01-09 13:48:33 最后回复:2021-01-09 13:48:33著名作家孙犁自幼就喜欢读书,为此着实动了不少脑筋。
第一招用稿费买心仪之书。1926年,13岁的孙犁考入知名学校保定育德中学。他频繁地在学校图书馆里阅读,并在校刊《育德月刊》发表文章。几年后,孙犁升入高中部,又读社会科学、文艺理论的著作。在这期间,茅盾的《子夜》出版,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。孙犁非常想得到这本书。先从图书馆借来看,感觉不过瘾。就写了题为《“子夜”所表现中国现阶段的经济性质》的读书心得,投稿给上海开明书店办的《中学生》杂志。文章采用后,开明书店给了两元钱的书券作为稿费。孙犁正好用这书券买了一本《子夜》。
第二招享受抄读之乐。在晚年的回忆文章中,孙犁多次谈到抄读之乐:“读到自己喜爱的地方,就把它抄录下来。抄一次,比读十次都有效。”抄书不仅加深理解和记忆,更能在书源紧张时拾遗补阙。“文革”时,孙犁身边几乎一本书都没有,就向一位朋友的孩子借了两本大学汉语课本以及一些著名文章,逐一抄录。
第三招读书择善而从。如何在有限的时光中,读到更多的书,孙犁认为应该择善而从。首先,言不实者不读。其次,常有理者不读。再次,文学托姐们的文章,不可读。
对不起,该版面没有话题!
- 正在加载....